辗转千里,为生命护航——我院联合南宁市救助站成功护送一名“三无”人员平安返乡

时间:2021-05-2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2021年5月21日,历经50多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我院与南宁市救助站共同协作终于顺利把一名住院2月余的“三无”患者刘某,平安送到千里之外的呼伦贝尔市,回到了熟悉的家乡。生命无常,人间有爱,这是一段跨越千里的暖心护送之旅。

 

2021年3月16日16时,刘某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8小时”由120送入我院急诊科抢救,紧急检查头颅CT提示他左侧基底节区、放射冠腔隙性脑梗死。入院诊断为脑梗死(左侧大脑半球)、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因刘某入院无亲属陪护,我院立即为他开通绿色通道,收入神经内科二区进行治疗。

 

刘某病情危重,但身边没有亲友,只有一张身份证显示他的户籍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我院医务部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接到病房的情况报告后,立即联系公安部门及民政部门开展后续援助安置工作,发函至辖区北湖派出所,请求核实身份。4月7日,南宁市公安局北湖派出所回函认定患者刘某为在邕的“三无人员”。4月9日,我院联系南宁市救助站请求协助妥善安置患者事宜,救助站在了解情况后,确定刘某属于救助对象,按照三无人员救助原则,应将患者送至户籍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管理站。

 

经过神经内科二区医护人员2个多月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刘某病情趋于稳定,神志逐渐清醒,但还讲不了话,不能自主进食,尚须留置鼻胃管流质饮食,且四肢较僵硬,不能自主坐立,只能躺在担架上。如此无法乘坐动车,这给千里护送返乡路增加了极大的难度。我院医患协调办多次与南宁救助管理站沟通协商护送方案,救助站考虑路途遥远,且患者为脑梗史病人,便希望我院派医务人员随车护送。经院领导同意后,我院派出神经内科二区韦馨娴医生、护士莫丹丹与南宁市救助站三名工作人员组成护送小组,制定护送路线。针对此次长途护送,神经内科二区覃冬华主任和潘燕华护士长为患者量身制定了长途护理方案,准备了充足的营养流质食品和生活物质,配备急救药品。

 

1、护士莫丹丹在车上推喂患者流质食品_副本.jpg

护士莫丹丹在车上推喂患者流质食品


此次护送路线为:乘坐火车硬卧由南宁东站经北京西站、北京站中转至呼伦贝尔扎兰屯站,途中换乘两次,其中在北京西站至北京站的换乘联系北京朝阳区救助管理站协调救护车协助转站换乘。一切准备妥当,5月18日下午4点,刘某由我院救护车护送至南宁东站,开启了2天3夜的千里返乡路。

 

虽然护送小组做足了准备工作,但一路上护送工作也是历经艰辛。途中的精心护理、营养餐鼻胃管推喂、晚上轮流值班看护等,护送小组都尽心尽力。最艰难的是换乘过程的进出站、上下车,所幸都得到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帮忙一起抬担架、拿行李、拿药品、拿医疗器具,才得以顺利换乘。

 

护送进火车站

在北京救助站协助北京西站中转


5月21日凌晨0:27分,历时两天三夜,行程四千公里,列车到达扎兰屯站。护送小组与呼伦贝尔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顺利会合,共同将刘某临时安置在救助管理站内,办理相关交接手续,顺利完成艰巨的护送任务。

 

离别之际,背井离乡的刘某回到熟悉的家乡,虽然不能言语但眼中充满感动的泪水,握住医务人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此次“千里护送”之旅,既是医院与民政部门的成功合作,也体现了广西民族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文/图: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 唐丽花)

护送路上

患者平安到达呼伦贝尔市救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