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内科三区顺利开展崇左市首例伊奈利珠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以下简称NMOSD)新项目,帮助病人恢复神经功能,这标志着我院神经内科在NMOSD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也说明了我院神经内科对神经系统免疫疾病的诊治步入全区的前列。
患者赵大姐是来自崇左市的一名中年女性,长期受到视力下降、肢体麻木无力、小便障碍等症状的困扰,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2023年开始反复就诊于广西区内各家医院,确诊为NMOSD、AQP4(+),尝试了使用激素、血浆置换、传统免疫抑制治疗等方案,但病情控制不良,复发多次,病情逐渐加重,视物模糊、行走困难、时常有身体抽痛麻木的感觉。
更为棘手的是,病人曾因为脊柱结核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后长期服用抗结核治疗,且合并干燥综合征疾病,免疫功能严重紊乱。传统治疗手段受到极大限制,治疗陷入两难。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我院神经内科三区邀请了外聘专家——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玉兰教授进行会诊指导。唐教授指出,NMOSD作为一种高致残性自身免疫病,当病人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时,靶向B细胞的生物制剂(如伊奈利珠单抗)可作为关键选择。但需权衡这位病人的结核菌感染风险与免疫抑制的平衡。
经充分评估后,我院神经内科三区免疫医护团队在胡瑞婷主任的指导下,通过精心准备和严密监测,给予该病人使用了伊奈利珠单抗的第一针治疗,治疗过程严格按照推荐的给药方案进行,治疗期间医护密切关注病人的反应和病情变化,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过治疗,赵大姐的小便失禁情况得到了控制,两下肢的肌力也好转了,能自己站立、扶持下行走,近期已出院,回家继续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后期按照医生医嘱将定期返院接受伊奈利珠单抗治疗。
胡瑞婷主任介绍,NMOS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相关,该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临床上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和长节段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病人可能会经历反复发作,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积累和生活质量的恶化。
伊奈利珠单抗是一种靶向CD19的B细胞耗竭剂,通过与B细胞表面抗原CD19结合,起到消耗B淋巴细胞的作用,从而降低AQP4抗体的滴度。这种作用机制能够显著减少NMOSD的复发,并减缓神经功能障碍的进展。
目前,伊奈利珠单抗单抗已经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国谈药品目录,同时也是罕见病用药目录。以职工医保75%报销为例,在第一年使用使用3次,职工医保叠加大病医保,大大节省患者经济负担。
此前,我院神经内科三区已成熟开展多种生物靶向药物治疗NMOSD,包括萨特利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托珠单抗等,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经验丰富。此次首次使用伊奈利珠单抗治疗的成功案例,标志着NMOSD病人可以有更多的有效、安全靶向药物治疗的选择,尤其对于那些对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来说,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次治疗同样也是科室新项目带动诊疗能力提升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标志着我院在神经免疫疾病治疗技术上取得新的进步,神经内科三区全体医护将继续不断努力,共同为民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文:神经内科三区滕文彬 图:陈宥霖)
神经内科三区电话:0771310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