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卒中中心(神经内科二区)成功救治一名24岁卒中患者
发布时间:2024-12-03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脑血管病似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然而,现实却频频打破这一固有观念。202411月,24岁的小陈就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脑血管病危机”,所幸在广西民族医院卒中团队的紧急救治下,他最终转危为安。

 




1110日,小陈在家中突然感到左侧额颞顶部持续胀痛,并伴有左侧面部的麻木感。家属见状,立即拨打120将其送往院急诊。初步CT扫描并未发现显著异常,然而,小陈的症状却依然存在并且逐渐加剧。在留院输液观察期间,他的右肢肌力开始逐渐减弱,从最初的轻微无力到后来的几乎无法动弹。

 

面对小陈的突发状况,急诊科迅速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并联系神经内科二区进行急会诊。值班医生兰雪婷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急诊科参与救援。她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迅速确认了小陈存在急性脑梗死的典型临床特征。时间在这一刻变得异常珍贵,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小陈的生命。

 

医护人员立即启动了紧急抢救流程,对小陈进行了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然而,溶栓后的效果却并不如预期那般理想。小陈的症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反而出现了新的变化:他变得烦躁不安,四肢不受控制地乱动,言语也变得混乱不清。

 

为明确小陈的脑血管状况,值班医生立即安排了头颈CTA检查。检查结果令人担忧:小陈的左侧椎动脉已经闭塞,基底动脉局部更是出现了重度狭窄乃至闭塞的可能。这意味着小陈的脑部正面临着严重的缺血威胁,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小陈的父母远在异地,心急如焚,但神经内科的医生们并没有因此耽搁救治。他们一次次拨打电话,耐心细致地与小陈的父母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最终,在医生们的真诚和专业面前,小陈的父母选择了信任和支持,决定立即对小陈实施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

 

神经内科的介入团队迅速集结,争分夺秒地展开了全脑血管造影术,并紧接着实施了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采用抽吸技术)。在他们的精准操作下,闭塞的血管被迅速且有效地重新开通,脑部的血液供应得以恢复。整个救治过程紧张而有序,医生们的紧急救治行动无疑为小陈的生命创造了新的希望

 




术后,通过神经内科二区、神内重症监护室的协同诊治和护理,小陈很快从昏迷中苏醒,言语清晰,右侧肢体活动重新恢复自如。经过系统治疗,20241114日小陈顺利出院,重获健康。

 




回顾这场生死时速的救援行动,小陈一家至今仍感到后怕心里充满了感激。他们深知,如果不是广西民族医院卒中团队敏锐地判断小陈的发病过程以及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迅速且精准地开通了闭塞的血管,小陈的生命可能早已消逝在那一刻。这次经历让小陈一家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还有医生专业救治的重要性。

 



广西民族医院卒中中心、神经内科二区主任医师覃冬华介绍:脑卒中不仅仅只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青年卒中一样需要重视。与中老年患者不同的是,青年卒中的发病除了有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共同危险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心源性因素,如卵圆孔未闭、心律失常,以及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所造成的脑血管炎性病变所引起。但往往由于年龄小,不中老年病人一样到重视。因此,青年人群一旦出现突发的口角歪斜、肢体活动不灵以及感觉异常时,应立即就医,警惕脑卒中的发生,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文:神经内科二区苏琳青庆华  图:潘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