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破伤风≠伤口发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的神经毒素引发全身肌肉(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严重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等严重情况。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动物粪便中。即使微小伤口(如木刺扎伤、宠物抓痕)也可能感染,并非只有"生锈铁钉"才会导致。
❷ 致死率高达30%~50%
一旦发病,即使经过规范治疗,仍有30%~50%的死亡率,发病而未就医者,死亡率接近100%!
❸ 两类免疫防线
主动免疫(最佳防御):
▶ 婴幼儿:百白破疫苗(3、4、5月龄及18月龄各1剂)
白破疫苗(6岁龄1剂)
▶ 表1 ≥6岁及成年人破伤风疫苗(TTCV)全程免疫接种程序
接种 | 第1剂 | 第2剂 | 第3剂 |
接种间隔 | 接种当天 | 与第1剂间隔4-8周 | 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 |
被动免疫(应急保护,需不需要,看表2):
▶ 表2 成年人受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
既往TTCV 免疫史 | 最后1剂TTCV 注射至今时间 | 风险分级 | TTCV | 被动免疫制剂 |
≥3剂 | <5年 | 所有分级 | 无需 | 无需 |
≥3剂 | ≥5年且<10年 | 低风险 | 无需 | 无需 |
≥3剂 | ≥5年且<10年 | 高风险 | 加强1剂 | 无需 |
≥3剂 | ≥10年 | 所有分级 | 加强1剂 | 无需 |
<3剂或免疫史不详 | - | 低风险 | 全程免疫 | 无需 |
<3剂或免疫史不详 | - | 高风险 | 全程免疫 | 需要 |
注:受伤后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可保护10天,或免疫球蛋白(TIG),可保护28天。因此建议选择最佳防御的主动免疫。
❹ 伤口处理黄金四步
1.冲: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2.消:碘伏/双氧水深层消毒(勿用红药水/紫药水)
3.观:检查是否残留异物(玻璃/木屑等)
4.护: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包扎过紧
❺ 高危场景预警
✅ 立即就医的7类伤口:
·被土壤/粪便污染的伤口
·穿刺伤(钉子/鱼钩等)
·烧烫伤/冻伤
·动物咬抓伤
·坏死组织多的伤口
·超过6小时未处理的伤口
·糖尿病患者任何皮肤破损
❻ 破除三大误区
·❌ "小时候打过疫苗就终身免疫"
→ 成年后需每10年加强1剂
·❌ "小伤口用创可贴就行"
→ 深部伤口贴敷会形成厌氧环境,助长细菌繁殖
·❌ "受伤超过24小时打针无效"
→ 仍建议尽早注射,但最佳干预时间为伤后24小时内,超过24小时,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用量加倍,伤口污染严重者,1周后需再次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❼ 特殊人群特别注意
·军人、警察、消防员、建筑工人、农林牧渔、运动员、旅行者等野外作业人员:建议提前规范接种疫苗,且每隔10年加强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
·孕产妇:分娩前接种可同时保护母婴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感染风险增加3倍,加强免疫由10年缩短至5年。
生命警示:这些症状速就医
若受伤后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前往急诊科:
⚠ 伤口红肿热痛加重
⚠ 牙关紧咬/吞咽困难
⚠ 颈背部肌肉僵硬
⚠ 面部"苦笑"表情
我院急救服务提示
24小时创伤门诊配备:
破伤风针快速通道
专业化清创处置室
多学科会诊支持(感染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
保存这条救命指南
转发给家人朋友,让更多生命远离"无声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