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一区

DEPARTMENT OF ENT

当前位置: 首页科室设置内科消化内科一区成功案例详细

消化内科联合超声医学科开展微波消融治疗术造福肝癌患者

时间:2020-11-0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尤其高发。我国肝癌在常见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在肿瘤致死病因中居第2位。我国人口仅占全球的 18.4%,可肝癌年新发病例达到 46.6 万人,死亡 42.2 万人,分别达到全球的 55.4% 和 53.9%。

 

肝癌诊疗领域的特点是多学科和多种方法共存,需多科协作,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微波消融术(MWA)是局部治疗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特制微波针经皮穿刺到肿瘤中心区域,释放的微波磁场使周围的分子高速旋转运动并摩擦升温,从而使组织凝固、脱水坏死。它具有升温快、受血流影响小、创伤小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肝癌的治疗。2020年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指出,对于单发病灶直径≤ 5cm 的患者和对于 2~3 个病灶且最大病灶直径≤ 3cm 的患者,无血管、胆管和邻近器官侵犯以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 A 级或 B 级的患者,选择局部消融治疗与手术切除效果无明显差异,可以获得根治性效果。

 

目前,MWA技术在国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广西地区普及推广仍较缓慢。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联合超声医学科积极开展微波消融治疗术,共为13例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近的一个病例手术还有幸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超声医学科刘广健博士亲自到场指导。刘广健现任中山六院超声科主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师从我国著名外科及介入超声专家吕明德教授,擅长肝胆胰、胃肠、肛门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和肿瘤消融治疗等各项超声引导介入治疗。

 


5.术前准备_224217.jpg

术前准备


手术过程

 

该例患者是一名74岁高龄的阿婆,因肝硬化合并腹水入院,住院期间完善肝脏超声造影及CT增强检查,诊断为早期小肝癌。因患者基础疾病多、年龄大、合并慢性肝功能衰竭,外科手术风险较高,患者及家属选择了创伤较小的微波消融术。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10月26日,在超声引导下,刘广健教授仅用约半小时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微波消融术。术前超声造影提示不典型增生性结节,术后复查超声造影提示微波消融术后改变,未见残余病灶。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良好,未出现相关并发症,11月1日,患者康复出院。

 

1.患者术前-超声造影_224213.png

患者术前-超声造影结果

2.患者术后-超声造影_224214.png

患者术后-超声造影结果

 

因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而早期多数无症状,为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消化内科建议,肝癌的高危人群应长期规范随访。高危人群主要有乙肝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因此,对于男性 35 岁以上、女性 45 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筛查项目包括血清 AFP 等肿瘤标志物和肝脏超声等,建议至少每隔 6个月检查一次。

 

3.患者术前-CT_224215.jpg

.患者术前-CT

4.患者术后-CT_224216.jpg

患者术后-CT

 

近年来,我院重视学科建设,支持各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消化内科的学科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医院消化内科已经成熟开展多项三、四级手术,包括ERCP、ESD、EFTR等,2019年完成三级手术633例,四级手术289例,在区内均处于领先水平,进一步有效推动消化系统疾病医疗技术的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文:消化内科一区黄滟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