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帮助别人

时间:2019-08-1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总有一种感动无处不在,总有一种情怀轻舞飞扬,总有一种生活,在绽放异样光彩,总有一群憨憨的人,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地服务在最前线。

 

在广西民族医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常穿着绿色的小马甲,温暖、善良、热情,让人如沐春风,在患者需要的时候,总能挺身而出,给予他们安慰和帮助。

 

在他们看来,助人即助己,快乐他人就是快乐自己。他们就是义工社的志愿者。


14.jpg

 

01

 

志愿者工作是广西民族医院的一块大招牌,提到志愿者工作,许多患者和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频频点赞。

 

广西民族医院志愿者工作从起步到发展成熟已有十年的时间。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够让一支小小的队伍由一株幼苗逐渐长大,长成苍天大树。

 

22.jpg


向来对医院人文建设较为重视的院党委,在2008年的时候,组织医院的医疗及行政骨干赴上海东方医院等先进省市医院进行学习,并借鉴了台湾、香港等地志愿者服务经验。

 

17.jpg


学成归来后,结合医院的实际,成立了广西民族医院首批志愿者队伍——义工社(当时该院为广西医疗系统首批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单位)。邓行爱就是义工社里的一员。

 

刚进义工社那会儿,邓阿姨还没有退休,她曾是医院护理部主任。作为医院的一名护理学科骨干及中层干部,每天利用下班的闲暇时间参加义工社的志愿服务工作。

 

“义工社的工作不重,但十分繁杂,就像一块砖头一样,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而我们就是那个搬砖的小蚂蚁。现在我退休了,还要继续给大家服务。”提起义工社的工作,现在已经退休,但仍然坚守在志愿者岗位上的邓阿姨笑着说。

 

20.jpg

 邓行爱(右一)在义诊活动现场


该院的志愿者队伍发展到现在,从原来的46人到5000余人,这些人里面在岗职工占10%。

 

“让在岗职工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是希望他们能在实践中发扬医院的人文关怀。”广西民族医院党委书记张云这样说。

 

和以前的邓阿姨一样,潘志国也是一名在岗职工,同时,他还是一名党员。只要他一有空,就会到义工社帮忙。

 

自从他入职以来,每年坚持做志愿服务20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但没有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开心。

 

“当个志愿者,能够帮助别人我很开心。”在2018年的全院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上,获奖的潘志国脸上写满了自豪。

 

和潘志国一样加入义工社的年轻职工还有很多,甚至有好几对年轻的职工夫妇一起加入志愿者温暖的大家庭里。


3.jpg

 

02

 

医院志愿者跟普通的志愿者不一样,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还有因病虚弱无法站立甚至是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患者,稍微一个不小心不但没有帮上忙,反而会帮倒忙。

 

这就要求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性,即:他们里面的每个人都需要懂些最基本的医学知识。而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这个群体已经由院内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拓展到其他社会群体(主要以高校学生群体为主)。

 

这样就会面临“严峻”的现实,一是该群体流动性大;二是专业性不强,如何提高这些志愿者的服务质量,这是摆在医院志愿者服务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23.jpg


为了攻破这个难题,广西民族医院总结了以往的工作经验,继续与广西大学及广西师范学院等高校的社工专业进行合作,开展各种“岗前”培训活动。

 

以资深志愿者带动新进志愿者的互帮行动,培训新志愿者,增加志愿者之间的工作交流,让他们能更快适应医院的服务岗位。

 

在培训中教会他们如何测量血压,如何与患者沟通等知识,也让他们在服务的过程中文明用语,学会观察,精准地了解到患者的候诊需求,及时给患者提供帮助。

 

10.jpg


而结合学生实际接触案例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达不到她们自身的理想目标的情况。该院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交流群,在群里讨论、分享实际操作案例,让同学们在校期间也能学习到医院社工知识,不断拓展自身的思路,结合分析做出对患者更为有效的服务方法。

 

同时,加强志愿岗位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当场指导,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交流,通过“服务前有培训、服务后有分享”,反馈过程的快乐与不足,增加组员间的凝聚力,使志愿者和服务对象都有所收获。

 

16.jpg


医务社工是志愿者服务的一大特色之一,它不仅是医院与患者、医院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而且在病人与家属之间也起着重要的疏通作用。2009年广西民族医院与南宁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合作关系,一批批社会工作者能在医疗领域释放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服务过程中,她们运用小组、个案等工作方法介入到患者及医护人员当中,通过探访了解患者需求、疏导患者心理情绪和动手能力。先后在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代谢内科、老年病学科等科室开展“心的驿站”、“糖友乐”、“老年慢性病管理”小组活动,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2019年广西民族医院义工社与南宁师范大学在老年病学科开展的慢性病患者园艺小组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奖项。


9.jpg

 

南宁师范大学社工专业的刘叶滢是一名老社工了,回想起她第一次进病房的场景,她仍旧历历在目。“第一次踏入病房,自己的心里特别紧张,看到有的患者躺在床上感觉特别无助,自己作为社工特别想帮助她们。通过病房探访,我们逐步了解了患者的想法,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技能去帮助到他们。”

 

“医院义工社的前辈们一直鼓励我们,让我们动力满满,现在越做越好。”同时,刘叶滢对大家给予的帮助感激不尽。

 

11.jpg


03

 

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一直是广西民族医院义工社志愿服务工作所追求的愿景。为此,医院义工社一直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经验模式,在做好院内志愿服务的同时,把志愿服务推向社会,进入社区、街道,在医院附近的周边社区建立了一定的服务区域。

 

经常到社区或者单位、高校开展志愿服务,为民众提供义诊、推拿按摩、测血压与健康教育宣传等活动,并结合社区资源对一些孤寡老人进行社区帮扶。在服务社区群众的过程中提升了医院志愿团队知名度、增强志愿者的自豪感与凝聚力,使医院的志愿服务内涵得到延伸和发展。

 

78岁的黄阿姨就是明秀小区的一名受益对象。每每见到医院义工社的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活动,她总会笑呵呵地拄着拐杖来到现场,竖起大拇指,为志愿者们点赞,嘴里一直念着那句话:“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给我们免费检查身体,又教我们那么多健康知识,你们真是太好了。”

 

5.jpg


志愿者服务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为患者服务和社区义诊,最重要的是要与党性结合。

 

2013年起,广西民族医院结合具体实际,推行以“牢记宗旨、一心为民”为行动主题的党员志愿者服务,将其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院党委领导下,各支部积极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组织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服务。

 

截至目前,全院共计1000多名在职党/团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除了在门诊指导就诊、健康咨询,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深入病房开展床边探访,给患者和群众带来了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19.jpg


2018年社工下病房开展活动十余次,内容有老年常见病护理介绍,医患联谊互动、科普宣教等。同时,各党团支部及青年志愿服务队还结合自身专业,积极开展各类义诊与医疗保障服务,全年有80余名专家参与义诊及医联体工作,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

 

此外,组织青年慰问“安琪之家”脑瘫儿童,对脑瘫患儿的家属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脑瘫患儿的科学治疗和康复训练。十多名退休党员则每周定时来院做义工,门诊雷锋角里,常年有她们穿着绿马甲的身影和温暖的笑容。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让支部党员进一步深化了岗位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志愿服务中保持了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6.jpg


“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和志愿者助人为乐的愿景是相互吻合的,所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很开心也很幸福。”该院职能第一党支部党员黄琦这样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广西民族医院志愿者服务时长为14万小时,共为32万余名患者和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深获大家的好评,而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该团队除了得到群众的大力称赞外,还得到崇左市市委书记刘有明在调研时的肯定。(黎佳鑫)


24.jpg

 

文末编者按:

世上有许多感动,人间有许多温柔。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他们不招摇显赫,且低调缄默。他们服务中没有薪金报酬,只是以真诚的心,把无私奉献变成躬身实践。他们就是广西民族医院的志愿者们,你会记得那是一张张笑脸,温暖如春,灿烂如花。